坚持以本为本
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
牢牢把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牢牢把握“本科教育”的立校之本
牢牢把握“质量提升”的永恒主题
9月12日下午,学校举行2022-2023学年教学机构负责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述职评议会。12位教学机构负责人逐一登台进行现场述职,接受由校外专家、学校领导、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组成的评议组现场评议。会议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新光主持。
本次述职评议的专家评委有南方医科大学原副校长文民刚教授,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肖炜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社会组织管理学院院长、广东省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彭未名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原副院长周金运教授和东莞理工学院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中心主任、高教研究所所长黄彬教授。
会上,各教学机构负责人围绕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与措施、本学年教育工作实施的主要举措及成效,含创新与特色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提升的措施、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以及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等方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介绍了工作成效及下一步工作思考。
基础医学院院长
何志巍
基础医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申报,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推动核心课程一流课程全覆盖,同时注重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学院已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及校级课程思政改革项目17个。
基础医学院现有两个专业。法医学专业创办于2003年,专业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强基础、厚素质、重技能、求创新"为专业人才培养原则,实行早接触专业、早接触案例、早接触科研的“三早”卓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能够从事法医学教学、科研、鉴定及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生物技术专业注重生物技术与基础医学相结合,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重创新"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近几年在全国基础医学创新暨实验设计大赛中屡获大奖。以具有创新精神,能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药品食品等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科研、教学工作或行政管理等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
张良清
第一临床医学院秉承“德为先、重实践、强基础”的育人理念,形成了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鲜明特色。
学院立足医学教育,深自砥砺,笃定前行,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一系列优异的成绩。获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建设单位立项,“跑出”医学教育新高度,学院积极整合学校优势资源,最终实现高水平临床医学院的立项;深化教发中心内涵建设,“跑出”师资队伍新形象,张晶晶老师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培养组织优秀的骨干临床教师参加高级别的教学比赛,获得第三届国家教师创新大赛三等奖,广东省教师创新大赛特等奖;筹划“整合式”课程改革,“跑出”教学教改新局面,积极牵头探讨推动整合课程改革,已进入教学实施过程;夯实金专金课质量,“跑出”质量工程新水平,获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9门;踔厉创新办学途径,“跑出”研究生国际办学新元年,开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新途径,加快建立人才国际化培养新机制。
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
官成浓
第二临床医学院始终坚持“医德与医术相长 人文与医学并重”的专业培养理念。
推出“学院-书院-医院(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临床医学生早接触临床、早了解临床、早实践临床,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近三年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均超过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18个百分点,近三年考研升学率接近60%;围绕“特色创新发展”,重点打造全科医学特色创新班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核心:以培养学生全科思维为核心、2个导师:校内专业导师/社区和医生导师、3 种学习:课堂学习/业余科研/社区实践、4 种能力:学习能力/人文素质/临床实践/科创能力),参与全科医学创新班的第一届毕业生,100%就业,88%考上研究生;开展多样性的经典赛事,打造医学模型大赛、文献检索大赛、科研申报书大赛等6项经典赛事;重视人文素养提升,以 “一元钱”基金爱心捐助、暑期“三下乡”、红十字会急救培训、世界健康日宣传、健康咨询、义教义诊等项目为载体的多元化社会服务教育体系,在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人文素养高、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医学人才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
医学技术学院院长
徐军发
医学技术学院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三方协同,三院融通”,促进高校-企业-医疗机构三方协同、资源共享,学院-书院-产业学院三院融通、职能互补,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特色创新班和一流课程建设,构建了“六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院建有2门国家级和7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有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等四个产业学院。
近5年,本科生获创新创业等竞赛奖项省级以上37项,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9项,发表论文26篇(SCI 18篇)。
近3年,教师获校级上教改项目26项,公开发表教研论文21篇;获得国家自然科365游戏大厅官方金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3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件,转让专利1件。
护理学院院长
刘琼玲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不断夯实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学院创新“学院+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打造院校协同特色人才培养。在各院校协同教学医院开设急危重症专科护理、老年护理等 6 个特色班,旨在培养社会急需护理人才和应用型专科护理人才。
《外科护理学》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护理365游戏大厅官方础》《内科护理学》《老年护理沟通》等5门课程获得省级一流课程。学院还获得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校级一流课程13门,建有国家智慧教学优秀电子教材1部,主编、副主编教材3部。
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合作项目:欧盟“以多学科创新手段发展中国老年护理教育(GeNEdu)项目。
2022 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位列全校第一。
药学院院长
鲁澄宇
药学院以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以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抓手,以理论知识的掌握、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创新创业素养的养成为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术队伍、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社会服务等为主要抓手,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发展。
学院重视人才,引进多名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包括国家杰青、广东省杰青各1人。目前学院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70%,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人数78%。优化专业结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发展,新开设了化妆品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学院与东莞理工学院积极探索医工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成功申报了广东省首批联合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药学+应用化学”。
药理学和有机化学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药学专业是广东省本科一流专业和重点专业,临床药学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
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倪进东
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和全学院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公共卫生学院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三个招生专业有两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另一个为省级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课程取得零的突破。
师资团队进一步加强与优化,现有专任教师68人,博士率达85%;围绕慢性病及老年流行病学、环境毒理学、卫生检验与检疫、膳食营养与健康研究,形成四个稳定研究方向,并逐步形成自身特色与优势,近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365游戏大厅官方金项目13项,省杰青项目1项,省市联合重点项目1项;获批了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省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培育单位。
疫情期间,学院积极投身地方抗疫工作,获得了社会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好评,与属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校地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
万崇华
人文与管理学院坚持“重引强培”“五个全部”(全部有博士学位、全部有出国经历、全部有省部级以上项目、全部有高水平论著、全部有教学科研成果奖)等发展思路,教师队伍内涵建设业绩突出,博士比例可望70%。
坚持“以本为本”,突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按“三全育人”思想,“四个化”导向(多样化、小型化、精准化、国际化),“五个一”统领(一流医学人文素养、一种对外专业沟通能力、一种探究习惯和能力、一项体育强项、一项艺术强项),“六个专业协同”特色发展理念,专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两个专业成功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推行分类分级规划建设课程,按“三三制”原则(1名教师至少参加三门课程的教学、1门课至少三位以上的教师)组成课程团队。2020年以来,全院共有11门课程立项为省、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试点开办辅修专业,促进全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第一批试点单位,于2020年10月开办应用心理学辅修专业。目前招收三届学生共148人,已有37名学生顺利获得辅修证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林林
学院始终把本科教学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专业建设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强化实践实验教学”的工作思路,坚持“医工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第二课堂,协同营造良好育人生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加快专业建设,先后开设智能医学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3年9月起,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与东莞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展广东省首个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实行卓越创新班计划,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及产业集群,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强化综合能力和提高工程素质为培养核心,不断丰富工程内涵、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素质、开展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教育。创新班分为校内培阶段和校外培养阶段,校内培养阶段实行校内导师、校友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参与的三导师负责制。
外国语学院院长
杨劲松
外国语学院立足服务学校的办学定位,以本科人才培养为中心,以项目为驱动,依托医学人文英语中心项目,开展医学人文英语叙事研究与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上,引入叙事医学理念和技巧,讲好医学人文故事;教学内容上,融入医学伦理、生命科学、医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知识。将课程思政、跨文化交流、语篇分析、哲学思辨等技能融入到教学,提升学生的医学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截止到今年8月,学院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课程思政示范中心、省课程示范示范团队、省一流课程2门、省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省在线开放课程优秀案例、省课程思政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省教师创新大赛三等奖等荣誉,主编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套。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黄祖辉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治院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持续深化“三化”(系统化、在场化、行动化)教学改革模式,形成了“一课一特色”+实践精品项目”教学改革特色。推进混合式教学,实施对分课堂改革,建立各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现已逐步形成了以“东纵联大”推进学党史强实效活动品牌、“暖风中国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品牌,实现理论与实践双向联动互补。
学校设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建设,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强化政治引导、理论阐释和价值塑造。
现建设有一流本科课程省级1门、校级4门,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广东省高校思政课“抗疫”优秀教学案例二等奖、广东省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课程类)二等奖,广东省党史进校园系列活动典型案例一等奖,广东省高校大学生讲党史公开课展示活动二等奖,以及校级荣誉数项。
体育教学部主任
张晓英
体育教学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教学改革与创新、学生体质监测、课程思政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教学。有以下三大特色:
“课堂内外一体化”+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综合化。不是采用传统的考试定分数,而是通过“专项内容+课外体育锻炼+身体素质+线上教学”对成绩形成过程性的综合评定。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课堂”,把民族传统体育的精华带进课堂,舞龙舞狮、八段锦、太极拳等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进课堂。
“强医先强体,健民先健己”,树立健康第一、体医融合的理念,把医学与运动高度融合,开展师生体质监测、运动损伤与康复、工间操防职业病等活动。
述职环节后,评议组组长文民刚教授做了点评。他充分肯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全体师生的努力,指出各单位述职总结工作的不足,并就改进教学工作、汇报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文民刚表示,一要总结全省、全国的特色教学工作,简明扼要地展示高水平的教学成果;二要以改革述职报告会的形式,更好地思考未来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作总结讲话时表示,12位院长(主任)做了精彩的报告,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昂扬的奋斗姿态。
他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述职报告会,更是一场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这次能够让学院间了解彼此的工作,有助于强化学院作为办学主体的意识。
他希望,各院(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方向,并把相关举措落到实处;同时以常态化的教学的状态,扎实推进迎评促建各项工作。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加强本科人才培养工作
打造广东医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
全力推进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编辑/陈瑶瑶 图/谢炯明 陈瑶瑶 初审/周圆 终审/冯锦山)